路桥百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才女谢津:19岁比肩毛阿敏,28岁从23楼一跃而下

2022-07-27| 发布者: 路桥百科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所有...
松下蓄电池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这首所有人都能唱上两句的《说唱脸谱》流传至今,对京剧的推广发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原唱谢津却几乎没人记得。19岁那年,她就和杨钰莹、蔡国庆、毛宁等人同台演出,连韦唯、毛阿敏都要避其锋芒。

靠着自创的风格和独特的嗓音,年纪轻轻的谢津已经是名噪一时的“准一线歌手”。然而,短短几年后,她就带着满身赞誉和所有人的疑问从23楼一跃而下,成了母亲余生的痛。根据媒体报道,当时谢津并未立即死亡,她的母亲跪破双膝,求助无援。谢津睁开眼睛,最后唤了一声“妈妈”之后就撒手人寰。

后来接受采访时,谢津的母亲告诉记者,坠楼前一天,她还为自己买了一件淡藕荷色的兔毛马甲。“女儿从没有过任何不良嗜好,最后的清晨,她还给自己洗了一次澡。”似乎,一切都是有准备的。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传闻中的“一个巴掌”害了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唯一的好友韦唯知道什么内情吗?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而她最后唤的那声“妈妈”,也许就是解开问题的答案。为舞台而生谢津的母亲,曾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也是当地有名的歌手,写过《津城,我心中的明星》。

但在那个年代,再热爱文艺的人都会被家庭的柴米油盐所拖累。颜永丽并不甘心,女儿的出生让她看到了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谢津似乎注定要走上音乐的道路。从上小学开始,颜永丽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她先是将女儿送进了天津教育局唯一直属实验小学,为的是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保证日后不被文化课拖后腿。

随后又将女儿所有课外时间平均分配,大提琴、小提琴、舞蹈、电子琴,只要是和艺术有关的,她都要尝试。好在,谢津的性格张扬,大大咧咧也喜欢表现自己,就像是天生为舞台而生。15岁这年,是谢津第一次登上舞台。正在上中学的她,因为嗓门太大被老师从合唱比赛中替换了下来。这让从小就研究音乐的谢津觉得很不平衡,郁闷了很长时间。颜永丽为了让女儿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便鼓励她参加了当时天津电视台举办的“希望杯”大赛。

这场比赛引起了天津市极大的关注,一共有7000多人报名参赛。但所有比赛选手都没想到,年纪最小的谢津,会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台上,谢津唱了母亲写的那首《津城,我心中的明星》,洪亮的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的眼球。颜永丽在台下望着女儿,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凭借这首歌,谢津获得了通俗组唱法的亚军,内心的自信再一次树立了起来。后来的日子里,母亲带着她四处演出,并在18岁这年加入了市艺术团。

当时,她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两年的时间里就录七盘演唱专辑,十盘合辑,销量超过百万张。在同龄人都在父母怀里撒娇打闹的年纪,虽然她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但她却乐在其中。在母亲的影响下,谢津一直都将歌唱事业当成自己唯一的梦想。让人嫉妒的明星之路1990年,为了能成功举办亚运会,我们举国欢庆。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大家不仅在全社会方方面面做了不少工作,更是有全国数千万人慷慨解囊,捐款2.7亿元支持赛事。

为了庆祝预热,我们还在亚运会前夜举办了一场大型晚会。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谢津,作为乐坛新人出现在了这场汇聚了所有大牌歌星的晚会上。当晚,她以一首《亚运之光》力压众人,一曲成名。

一头利落的短发,中性风十足的传达和浑厚的声音成了很多人对她的初印象。当时她只有19岁,人们私下里经常称她是可以和毛阿敏、杭天琪比肩的乐坛领军人物。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津在香港演出时被谭咏麟、刘德华所投资的艺能动音公司所看中。那时候港台流行的大多是像邓丽君那样婉转、含蓄的风格,但像谢津这样洒脱、高亢的却并不多见。一番交流之后,双方成功签约。一年后,这家音乐公司又将谢津的唱片合约签给了华纳唱片,和叶倩文成了同事。从此,谢津的“明星之路”才正式步入正轨。

为了表示对谢津的重视,华纳先是为她打造了一个规格极高的团队。华纳国内部经理、新乐总经理、以及邓丽君的前经纪人管伟华都在其中,必要时贴身跟随。在谢津参加活动或晚会时,为了方便沟通,她的所有工作人员也都会被安排在四星级宾馆入住。由此可见,她当时在公司及乐坛的地位。

另外,华纳甚至耗费巨资80万为她量身打造了个人专辑《谢津》。

结果不负众望,一经发行便销售火爆。其中的《女人天生爱做梦》、《爱不要太多》等歌曲在当时都流行一时。紧接着,她又登上了央视,一首《说唱脸谱》火遍全国。

她是第一个将京剧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人,整首歌曲听起来亦歌亦戏、通俗易懂,很快就家喻户晓。也是在这期间,谢津认识了短短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好友韦唯。虽然身为乐坛前辈,但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她们互相欣赏,互相牵挂,当时谢津离世后不久,韦唯也退出了歌坛,两人颇有伯牙子期的意思。年纪轻轻就能得到前辈的认可,可见谢津的才华不菲。但是随着越来越出名,她的心态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巅峰下的隐患有段时间,谢津身边的朋友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明艳活泼,什么都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她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她自己也曾对外透露:没有妈妈跟着我,我在不熟的人面前不会说话。

因为太小进入娱乐圈,谢津并没有专门聘请经纪人,而是由母亲担任。都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但在颜永丽的保护下,她从没受过任何委屈。其实从此时开始,谢津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抑郁、苦闷将这个23岁的女孩困在了一个永远都出不去的牢笼当中。

与此同时,谢津也遭受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其实在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当时的歌唱圈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歌手上台前必须给代表方一点“好处”,不然会故意找麻烦,给你使绊子。

在一次参加校园演唱会时,由于音响设备不好,导致谢津一直无法进入状态。谢津认为可能是有人嫉妒她,所以故意捣乱破坏音响,让她无法完成演唱。于是在一曲过后,她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找人理论。对方极力辩解,但此时的谢津根本听不进去,气急之下便打了对方一巴掌。但在活动结束后,她才知道那位负责人其实是华纳的高管。

这是谢津第一次任性,也是唯一一次,很快她就为此付出了代价。谢津被公司雪藏了。专辑的销量直线下滑,原定的合约期满后就续约也没有如愿以偿。

再加上此事被曝光后引起的巨大争议,她一下子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没受过冷落的谢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但一没背景二没靠山的她只能默默消化心里的落差。唯一的后盾妈妈在此时也别无他法。自己一手将女儿送到现在这个位置,看着谢津如今的现状,颜永丽比任何人都要着急。有时候,谢津还会安慰妈妈:妈妈,我没事的。

万幸,虽然没了华纳支持,但谢津多年来积累的名气还在。1995年,她还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观众们丝毫看不出她的悲伤。

两年后,谢津还为庆祝香港回归,与众多明星合唱《1997永恒的爱》。在这种群星大合唱中,演唱的顺序就是“咖位”的象征。这首歌第一句是那英唱的,第二句就是谢津。

本以为,华纳的雪藏对她来说根本算不上影响,但所谓盛世的尽头是凄凉,辉煌的结局终是毁灭。现在的快乐不过是最后的狂欢。从这之后,谢津再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大家还以为她选择了退出娱乐圈,远离了繁华与世俗的束缚。但万万没想到,没有演出的日子里,谢津抑郁的情绪到达了顶峰。一个从15岁开始就备受赞美的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接受突然黑料缠身的自己?

1999年2月12号时,她甚至已经爬上了窗户,幸好被母亲及时发现,然后将她强行抱下。父亲把窗子用铁丝封了起来,怕她再做傻事。母亲将这些年母女俩的辛苦付出一遍遍讲给她听。“再怎么说,我们也努力过了不是吗?你还这么年轻,还有很多种可能。”从小到大,谢津最怕的就是母亲伤心,便哄着妈妈说:“妈妈,我没事的。”但实际上那时的她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这个时候的她已经无法排解了。悲剧的根本两天后,这天是2月14号情人节。谢津洗了澡,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紧身毛衣和牛仔裤,从自家23楼的阳台上一跃而下……

她的离去,让众多曾经有过交往的圈内人士感慨万千。其中,著名作曲家三宝的反应应该是最为激动的一个。电话中,他一连四个“啊”字后便沉默不语。随后,他又向记者追述了1989年是,两个人相识时的情景:“谢津一直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子,很直,快人快语;我一直很看好她,她比毛阿敏更有特色和个性。”

唯一的好友韦唯,在听说了消息以后立马从国外赶回来送别。在她看来,谢津的离开也有自己的责任。身为好友,她没有在谢津被封杀的时候给她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这让她十分自责。

退圈多年以后,韦唯还曾写了一首《送花》来纪念双方的真挚情感。摇滚教父崔健,也曾为她写过一首歌,叫《迷失的季节》。太可惜也太可气我刚刚见到你你是春天里的花朵长在了秋天里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你这个迷失的季节

至于谢津的母亲,悲剧发生之后,颜永丽曾出面回应称:“谢津压抑的心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外人难以理解她的苦衷。这几年面临大大小小的压力,受到各种各样的困扰。”

但是她似乎并没有想到,女儿的离世和她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小,谢津的母亲就对她管理得跟严格,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母亲同意,很多演出去或是不去也是由妈妈来做决定。所以谢津几乎没什么朋友,人情世故也不太懂。但孩子总要长大,人总要遇到问题才会解决问题,一味的保护只会适得其反。

有一次,谢津实在难以忍受母亲无休止的掌控,事无巨细的拿捏让她喘不过气。她第一次没有忍住反抗了母亲,结果得到的确实母亲一脸怒气地指着她说:我让你干嘛你就干嘛!事业上的打击,母亲的强势,和无处宣泄的情绪,这些都是导致谢津悲剧的根本原因。

她去世一段时间后,曾有记者采访谢母颜永丽。她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谢津这孩子死的冤啊!”而最后一句话是带着哭腔说的:“津津,妈妈欠你的太多了!”也许此时颜永丽已经意识到了曾经的严厉强势,但说再多也晚了,还有什么用呢?生命只有一次,困难却是人生常态,克服困难的方法有很多,希望所有人在坠入谷底时,不会只想到放弃一种办法。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路桥百科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路桥百科网 X1.0

© 2015-2020 路桥百科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