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百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拜登要去,“正努力赶上中国”

2023-03-20| 发布者: 路桥百科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美欲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争夺影响力“每个人都在为生命而奋斗,地球正在为气候变化付出代价。”当地时间11...
沈包子加盟官网 http://www.shenbaozi.com/

美欲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争夺影响力

“每个人都在为生命而奋斗,地球正在为气候变化付出代价。”当地时间11月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如此表示。在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取得“小小成功”,将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进行补偿的“损失和损害”议题列入会议议程。但有美国媒体却把对此次会议的焦点对准美国要与中国竞争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领导地位,认为要做到这一点,美国就需要与中国进行外交交锋。就在同一天,另一条消息引发人们的关注。据英国《卫报》6日报道,在拜登即将飞往非洲参加COP27之际,美国向非洲大陆的化石能源项目投入数十亿美元。正如古特雷斯所说,按照目前的轨迹,“我们正走在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上,而我们的脚仍在油门上”。

当地时间11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继续进行。图为与会各方代表合影留念。(ICphoto)

美媒:不作为的“特朗普时代”已经结束

“政治新闻网”6日报道称,美国向COP27派出由16名高级官员组成的代表团,由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率领,另外还包括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等。美国总统拜登将于11日飞往埃及,以此证明美国在气候问题上不作为并大搞否定主义的“特朗普时代”已经结束。拜登的任务是,恢复美国在气候行动方面的信誉,以对抗中国对受气候变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拉拢”。此外,拜登还将努力恢复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某种程度的合作。克里表示:“没有中国,就没有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办法”,“我们随时准备与中国坐下来,讨论并共同努力解决气候问题。这不是双边问题,而是普遍的、全球性的、关乎生存的问题。”

资料图

“政治新闻网”的文章认为,多年来,中国一直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其外交努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拜登正在努力赶上中国”。乔治城大学副教授乔安娜·刘易斯说,美国总统通常不会出席这些会议,除非他们带了什么“东西”参会。文章认为,拜登可能带去的是资金,以支持受全球变暖影响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另外,据英国《金融时报》7日报道,美国正在制订一项计划,利用来自全球最大企业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拜登政府计划在COP27会议上公布这一构想。但知情人士表示,美国的提议缺乏细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学者刘畅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新闻网”的报道有三重目的:首先是为寻求美国国内更多政策共识,为拜登今后气变施政减少阻碍。第二,变相将价值观外交因素掺杂进了气变领域,通过宣示“美国的领导地位”,让盟友放心跟着美国走。第三,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承担气变领域的国际义务,提供必要的应对气变的资金。美媒这么做是企图掩盖美国一直“只喊口号不出力”。

美西方欠债不少

6日,参加COP27会议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法新社称,与会各方代表同意,把讨论富裕国家是否应该对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贫穷国家进行补偿的“损失和损害”议题列入会议议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日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损失和损害”基金的概念争论多年,包括美国在内的最富裕国家不想显得自己对其他国家的伤害负有责任。但与此同时,小岛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承受气候危机的影响,包括毁灭性的洪水、不断加剧的风暴和破纪录的热浪。

CNN称,“损失和损害”基金将在今年COP27的正式议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除了各国承诺开会讨论该基金是什么样子,或者是否应该存在之外,今年的会议还不清楚会有什么行动。《纽约时报》认为,由于反对气候援助的共和党人有望在美国中期选举中获胜,民主党获得新资金的前景似乎很黯淡。“政治基础根本不存在,”民主党参议员默克利说。欧洲人则担心,如果他们同意成立一个气候基金,但下一任美国总统否决这一想法,那欧洲人就可能“背锅”。

除了聚焦“损失和损害”基金,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COP15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至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向清洁能源过渡,也再次被不少媒体提起。CNN称,拜登总统承诺,到2024年,美国将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投入110亿美元。但如果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赢得国会控制权,这一承诺可能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另据英国《卫报》报道,关于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该国“碳简报”网站进行的评估显示,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提供的资金比它们应摊份额少了几百亿美元。比如,根据美国过去的排放量,其2020年的份额应为400亿美元,但美国仅提供76亿美元。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只提供大约1/3的资金,英国提供了3/4。加拿大气候行动网络主任埃迪·佩雷斯表示:“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欠下发展中国家一大笔债务。这绝对是个丑闻。这些富裕的污染者不仅对气候融资贡献甚少,而且对国际化石燃料融资的增加负有部分责任。”

《卫报》称,在拜登即将参加COP27会议之际,美国却向非洲化石能源项目投入巨资。官方数据显示,自2015年各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以来,美国政府已向非洲的油气项目投入逾90亿美元,同期承诺为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的投入仅为6.82亿美元。去年,拜登政府下令停止在全球范围内“以碳密集型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项目”的投资,承诺开启可再生能源新时代。但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推动美国总统目标的计划。

资料图

“合作还是灭亡”

法新社7日报道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日在COP27会议上警告称,国际社会面临严峻的选择,“合作还是灭亡”,“这要么是一个气候团结协议,要么是一个‘集体自杀’协议”。他呼吁富裕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旨在减少排放。这位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按照目前的轨迹,“我们正走在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上,而我们的脚仍在油门上”。

就在COP27会议召开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4至2.6摄氏度,与《巴黎协定》理想情况下接近1.5摄氏度的升温目标差别很大。德国《南德意志报》6日称,无论埃及气候大会说什么或决定什么,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正变得越来越具有破坏性。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实现最小程度的温室气体减排,但他们同时如此广泛和强烈地渴望化石燃料,在发展中国家开发能源。但COP27上发出信号:与其带领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走上化石燃料的死胡同,不如认真找出替代方案,例如合作开发可再生能源供应。

“政治新闻网”称,气候专家一致认为,美中合作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至关重要。报道称,在乔治城大学副教授刘易斯看来,中美两国环境专家自8月以来一直在进行COP27非正式筹备讨论,这些接触可能有助于为正式恢复美中气候合作铺平道路。

“中国不会在COP27上跟美国玩大国政治。”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称,在COP27大会上,中国不会在谁是当前气候变化领导者的问题上与美国玩权力政治,而是可能会让行动胜于雄辩,并加强其自《巴黎协定》以来对国际气候议程的一贯承诺。中国代表团将通过宣传“十四五”规划中概述的核心国内减排政策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方式适合中国,因为它可以控制自己的承诺,使其能够在承诺的范围内实现自己有能力实现的目标。

本报驻埃及、美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黄培昭李准青木本报记者邢晓婧任重

延伸阅读:

媒体:气候变化大会上警惕有人给中国设埋伏

(原标题:这件世界大事,警惕有人给中国设埋伏!)

资料图

执笔/李小飞刀

从6号这一天开始,国际上将有一件大事,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简称COP27,在埃及的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

资料图

气候变化大会每年都开,今年格外特殊。东道主埃及承认,这次会议将是至少10年以来“最艰难”的一次。预计巴基斯坦将率领100多个发展中国家质问发达国家阵营,要求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可逆转损害包赔,华尔街日报惊呼,各国准备在大会上“摊牌”。

美国多年来一直充当西方国家抵制此类赔偿的堡垒,这一次态度却出现了松动,难道良心发现了?美国“政客”网站的分析却说,华盛顿真正的目的一是把矛头引向中国,二是让中国“埋单”。

去年格拉斯哥大会,美国两手空空参会落个大红脸;今年美国做了准备,看来,来者不善。

1

2022年,是全球气候变化新的灾难一年,各地接连发生了高温、暴雨、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欧洲遭遇创记录的高温并引发山火,巴基斯坦暴雨成灾导致三分之一的国土变成泽国,美国成千上万户家庭因飓风受损严重。

专家警告,如果全球再不采取紧急行动,类似的极端气候事件未来或成为常态。

专家们担心,地球气候临界点正在迅速逼近。达到临界点时永久冻土会融化,释放出甲烷使地球更热,变得干燥的亚马逊雨林将从温室气体吸收器转变为碳源。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如果发达国家不能与发展中国家在大会上达成一份“历史性协议”,按目前的水平,我们注定要“完蛋”。

资料图

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如此迫切,此前的气候大会,可以说各国已经就怎么办基本达成了共识,接下来的问题实际就剩下落实,而落实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钱。

今年是气候变化大会多年以来首次由发展中国家担任东道主,发展中国家憋了一肚子火终于有了释放的空间,准备提出两个要求:

一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基金”。

《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带头为发展中国家动员气候资金。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然而十多年来,发达国家从未能真正兑现这一承诺。

相关报告显示,发达国家每年提供的气候出资不仅总额不“达标”,而且存在“掺水”“凑数”等问题。一些国家甚至试图把私营领域绿色投资和与气变无关的传统基建项目也列入官方的“气候出资”,实际提供的有效资金远低于官方通报数据。特别是美国仅完成应尽份额的不足20%,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不足一半。

发展中国家还担心,就算发达国家明后年能勉强把之前的欠账补齐了,以后的融资该怎么办,发达国家这次也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二是损失与损害的问题。

资料图

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责任国是美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而遭受气候变化危害的却是一些无力应对的发展中国家,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气候资金是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变化的,而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此包括印度以及瓦努阿图等国在内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竭力敦促发达国家为已经造成的损失和破坏赔偿,但是遭到美国和欧盟的反对,尤其是美国一直拒绝赔偿。

2

但是,一贯充当反对发展中国家诉求堡垒的美国,这次态度却出现了软化。

美国的软化可不是良心发现,经常能获得华盛顿一手内幕消息的美国媒体“政客”揭了自家老底:美国突然愿意支付赔偿有个前提——中国也愿意出钱。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上个月底告诉记者,中国应该为赔偿“贡献自己的资金”。

资料图

而华盛顿的算盘绝不仅仅是让中国掏腰包这么简单。

“政客”说,许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深的国家担心,美国把中国拖入“损失和损害”讨论是一种偏题,也让美欧在发展中国家之间播下分裂的种子。有加勒比海岛国的代表认为,这是美国释放的“烟雾弹”。

有美国专家也质疑,华盛顿的策略是旨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楔子。搞一场“外交政变”来离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集团。

“政客”分析认为,欧洲在这个问题上与美国正在形成“统一战线”。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过程中夹带私货,实际上是美国的老把戏了。

一方面,气候变化确实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因此怎么通过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来减轻其对人类的危害,这对美国来说同样是个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但另外一方面,美国想要通过气候议题限制中国,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通过气候谈判,把这个议题作为其谈判筹码来压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美国国会山网站的一篇文章就说,美国“是时候在气候问题上与中国抗衡了”。它质问美国政府,为什么最近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气候”提到的次数比“中国”要多?

文章认为,美国历来强调与中国在气候方面的合作,但“合作不是唯一甚至最有效的方式”。

相反,美国可以挑战中国在低碳和清洁能源供应链方面的地位,同时,压中国减少排放。

而在国际上,美国应该强调“按照自己的条件与各国接触”。

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派头,好大的口气!

3

有美国问题专家告诉“补壹刀”,应该看到美国有扛着气候变化的大旗抵制、压制中国的可能。

虽然美国口头上谈合作,但实际是“合作型施压”,合作也要跟着对华竞争的指挥棒走,合作为了竞争服务,不会因为合作就放弃竞争,想要合作就得谈条件,就要把中国置于被动境地,在碳排放量、时间表、技术和规格等方面向美国做出一些超出实际能力的承诺,来延缓中国的发展节奏、拖累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负责任这一块,美国想方设法拉着中国,要求中国分担责任。企图把造成气候变化的责任推给中国,想把中国从发展中国家中剥离出来。

然而,不管美国怎么捣鼓,中国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发达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历史碳排放的主要责任方,尤其是美国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历史累积排放国,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不能光喊口号不办事。

资料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气候治理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相比美国,中国近年来累计安排约1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向近40个国家赠送节能和新能源产品与设备,帮助有关国家发射气象卫星,为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15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对中国所做的这些事,最应该首先脸红的就是美国。

专家认为,美国给我们设的套也不会得逞。中国只会承担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不会超越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美国过去不承担责任,现在过来拉着中国说事,这是很明显的双重标准。我们在立场和位置上当然会跟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美国的离间计不会成功。

因此对中国来说,专家认为,美国不管怎么说都只是一个“噪音”,影响不了我们坚持按既定的方向去走。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路桥百科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路桥百科网 X1.0

© 2015-2020 路桥百科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